水力自控技术:通过重力流与虹吸效应实现反冲洗全程自动化,无需人工干预,节省人力成本。
智能曝气溶氧:动态膜技术结合多级过滤,自动分离悬浮物、尿素及有机物,出水浊度≤0.1NTU(优于饮用水标准)。
重力过滤系统:利用水位差替代传统水泵加压,水泵功率仅为压力式系统的1/3-1/4,综合能耗降低50%以上。
零废水排放:反冲洗水经处理后循环利用,水资源利用率达97%以上,年补水量减少80%。
七层复合滤层:石英砂、活性炭、沸石等多介质层叠加,截留精度达0.15mm,SS去除率>99%。
尿素靶向去除:专用沸素剂催化分解尿素,处理后尿素浓度≤3.5mg/L(国标限值≤3.5mg/L)。
减少化学药剂:无需投加混凝剂、灭藻剂,避免二次污染,降低水体毒性风险。
臭氧+UV协同消毒:二氧化氯发生器与紫外线联合杀菌,灭活率>99.9%,规避三卤甲烷生成。
项目 | 传统系统 | 本设备系统 |
---|---|---|
年运行电费 | ¥15,000-20,000 | ¥3,000-5,000 |
药剂成本 | ¥8,000-12,000/年 | ¥0(零投加) |
换水频率 | 每周补水量30%-50% | 年补水量<5% |
维护人工 | 专职人员2-3名 | 无人值守 |
UPVC材质抗衰:主体设备寿命≥30年,耐腐蚀、免更换,维护成本降低70%。
模块化设计:核心组件支持热插拔更换,故障修复时间<2小时。
鱼鳃式曝气结构:模拟鱼类呼吸原理,提升溶氧效率30%,促进水体自净。
动态膜过滤技术:通过物理截留与化学吸附双重作用,同步去除有机物与微生物。
零排放设计:反冲洗废水经浓缩回用系统处理后返回泳池,实现水资源零损耗。
余热回收利用:冬季循环水热量通过板式换热器回收,加热能耗降低40%。
物联网云平台:实时监测pH、余氯、浊度等参数,异常自动报警并启动纠偏程序。
AI预测性维护:基于大数据分析预判设备损耗,提前3个月预警关键部件更换。
日均接待>500人次的大型场馆,年节省运营成本超¥20万元。
案例:上海某恒温泳馆改造后,能耗从¥18万/年降至¥6.8万/年。
水质达标率,家长满意度提升至95%以上。
政策契合:符合《公共机构节能条例》及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。
24小时无人化运维,水质保持赛事级标准(浊度<0.1NTU)。
增值服务:支持手机APP远程监控,实时查看水质数据。
指标 | 国标要求 | 本设备实测 |
---|---|---|
浊度(NTU) | ≤1 | 0.05-0.1 |
余氯(mg/L) | 0.3-0.5(游离性) | 0.4±0.05(动态稳定) |
pH值 | 7.2-7.8 | 7.4-7.6(自动调节) |
尿素(mg/L) | ≤3.5 | ≤2.8 |
耗电量(kWh/m³) | 0.8-1.2 | 0.2-0.3 |
节水减排:单套设备年节水3000-5000m³,相当于200户家庭年用水量。
碳足迹降低:年减少CO₂排放约15吨,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。
健康保障:杜绝氯胺类致癌物生成,游泳者皮肤过敏投诉率下降90%。
该设备通过"物理过滤+生物催化+智能控制"三位一体技术,实现了泳池水处理从"耗能型"到"生态型"的跨越,特别适用于高标准的商业、赛事及公共泳池场景。建议结合BIM技术进行深化设计,进一步优化管道布局与设备集成度。